News
發布時間:2013-06-24 瀏覽次數:529
進入6月以來,在高溫的助威下,沙門氏菌連續“作案”:
10日,廣東東莞某工廠爆發大規模的員工食物中毒事件,100多名員工出現發冷、高熱、惡心、嘔吐、腹痛、腹瀉等不適癥狀;13日,四川眉山市一所學校386人陸續出現發燒、腹瀉、嘔吐癥狀入院救治;15日,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一家包裝廠76名夜班工人紛紛出現上吐下瀉和發燒癥狀。
經診斷,這都是沙門氏菌感染引發的食物中毒事件。
昨天,市食品藥品監管局發出飲食提醒,夏季食物加熱一定要徹底。
在世界各國的細菌性食物中毒中,沙門氏菌引起的中毒經常位列榜首。中毒主要源于某些人的“半熟”飲食習慣,如:吃半熟的雞蛋或是生雞蛋,半熟的牛排,純生的沙拉等。
實驗證明,沙門氏菌中毒的原因大多是因為食前未加熱處理或加熱不徹底。其實,沙門氏菌屬在100℃時立即死亡,70℃經5分種,65℃經15-20分鐘,60℃經1小時可被殺死。
市民需要注意的是,由于生肉等食品較高的帶菌率,在食品保存、加工時一定要注意生熟分開,避免用切了生肉的砧板和刀再來切熟肉,交叉感染。
此外,沙門氏菌最適繁殖溫度為37℃,在20℃以上即能大量繁殖,因此,低溫儲存食品是一項重要預防措施。